为什么这两年“江西小炒”遍地开花?加盟山外公,抢占这波“烟火经济”新风口!
分类: 公司动态
2025-08-21 14:04:34
走在街头,你是否也注意到了一个现象?
两年前,你可能还在为“今天吃湘菜还是川菜”纠结;而如今,无论是在上海的写字楼旁、杭州的商业街角,还是苏州的社区巷口,一家家挂着“江西小炒”招牌的餐馆正悄然崛起,甚至很多原本叫“湘味馆”“赣味楼”的餐馆,纷纷改名为“江西小炒”,只为搭上这波“锅气经济”的快车。
这股风,来得突然却有迹可循。为什么这两年,江西小炒突然火了?又为何那么多餐厅争相改名“江西小炒”?
🔥 江西小炒爆火的三大原因
1. 反预制菜浪潮,消费者要“锅气”!
在预制菜横行的时代,越来越多的食客开始怀念“真锅真火、现点现炒”的烟火气。而江西小炒最大的标签就是——坚决不用预制菜,每一道菜都是现炒上桌。
从辣椒炒肉到藜蒿炒腊肉,厨师在明档灶台前“颠勺爆香”,锅气四溢,看得见的烹饪过程,吃得到的新鲜味道,这正是当下年轻人最买账的“情绪价值”。
2. 性价比之王,人均40-60元吃出“正餐体面”
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,人们既要吃得饱,又要吃得好。江西小炒恰好卡在“快餐价格、正餐体验”的黄金区间:
人均50元,三菜一汤管饱
菜品下饭,辣香浓郁,适合大众口味
出餐快,翻台高,适合上班族午市“闪电战”
它不像高端餐厅动辄上百,也不像路边摊缺乏保障,是打工人的“午餐刚需”。
3. 品牌化升级,“江西小炒”成流量密码
过去,江西菜多以“夫妻店”“苍蝇馆子”形式存在,虽有口碑但难出圈。如今,随着“小江溪”“田耕记”“蓝边碗”等连锁品牌崛起,“江西小炒”四个字本身,已成为一种品牌资产。
许多老餐馆意识到:改个名字,就能蹭上热度、吸引客流。于是,“XX江西小炒”成了餐饮圈最流行的“改名运动”。
🌟 但真正能做大的,是像“山外公”这样的专业品牌
名字可以改,但味道、供应链、运营体系,改不了。
市面上虽然“江西小炒”门店激增,但真正具备标准化、连锁化、品牌化能力的,凤毛麟角。而山外公江西小炒,正是少数真正掌握“江西小炒底层逻辑”的品牌。
✅ 为什么现在是加盟山外公的最佳时机?
1. 踩准风口,品牌势能正强
山外公深耕赣菜10年,2023年起全面升级为“江西小炒”连锁品牌,顺应“反预制、重锅气”的消费趋势,迅速在江浙沪打开市场,单店月均营业额达25万+,翻台率超6次/天。
2. 正宗赣味,爆款菜品自带流量
主打“江西小炒四件套”:萍乡小炒肉、莲花血鸭、余干辣椒炒肉、井冈山烟笋炒腊肉
所有酱料由江西总部统一研发、中央厨房配送,保证全国门店口味一致
每季度上新2-3款网红菜,持续吸引顾客打卡
3. 轻资产模式,小投入撬动大回报
店型灵活:80-120㎡即可开店,适合商场、社区、写字楼
人员精简:2-3人即可运营,人力成本低
投资可控:18-28万元启动,6-10个月回本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
4. 总部全程赋能,创业零经验也能做
选址评估:大数据分析人流量、消费力、竞争环境
培训上岗:7天封闭式教学,从炒菜到收银全掌握
供应链支持:江西本地辣椒、腊肉、豆豉冷链直供,成本低、品质稳
营销引流:抖音团购、小红书种草、大众点评推广,总部统一策划
5. 政策加持,赣菜出省正当时
江西省政府已将“江西小炒”列为重点推广的餐饮IP,推出品牌标识、举办烹饪大赛、扶持龙头企业。山外公作为“江西小炒”认证品牌,享有政策红利与资源倾斜。
💡 真实案例:从失业到开店,他靠“山外公”翻身
李强,35岁,原为上海某公司中层。2024年裁员后,他用积蓄加盟了一家山外公江西小炒。选址在浦东张江科技园区旁,主打午市套餐。
开业首月营业额突破22万,三个月回本。他说:“不是我有多厉害,是‘江西小炒’这个品类太对路了。大家就认‘现炒’两个字,山外公的品牌又靠谱,顾客一来就成回头客。”
📣 结语:风口已至,别再观望!
这两年“江西小炒”之所以遍地开花,是因为它击中了这个时代最真实的餐饮需求:真味道、高性价比、强情绪价值。
而那些改名“江西小炒”的餐馆,只是蹭热度;真正能长久赚钱的,是像山外公这样,有品牌、有体系、有供应链的专业玩家。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