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的赣菜很好吃也很辣,为什么提到吃辣大家都是想到四川,重庆和湖南?
分类: 公司动态
2025-09-19 13:37:13
其实这事说穿了,就是赣菜的 “辣” 没打出自己的 “记忆点”,也没借上传播的东风。你想啊,川渝的辣是 “麻辣”,一口下去花椒的麻和辣椒的辣裹在一起,火锅、串串一摆出来,那股子 “又麻又上头” 的劲儿特别鲜明;湖南是 “鲜辣”,剁椒、泡椒往菜里一放,辣得直窜天灵盖还带着食材的鲜,像剁椒鱼头,光听名字就知道是湖南味,这些口味标签太突出了,一提到 “辣”,大家自然先想到它们。
再看赣菜,它的辣其实更偏向 “咸辣”,是那种靠酱油、豆豉提鲜,再用辣椒衬味的辣,比如三杯鸡、莲花血鸭,辣得不冲,但特别下饭,可这种 “辣” 不够 “极端”,也没个像火锅、剁椒鱼头那样全国都眼熟的 “代表作”。加上江西过去在全国的饮食文化传播上没那么主动,不像川渝有火锅连锁遍地开,湖南有湘菜餐厅进各大商圈,赣菜更多是在本地火,外头人没怎么吃过,自然记不住它的 “辣”。
还有个现实原因,川渝、湖南的人口流动比江西早且广,以前出去打工的人多,带去的家乡菜也跟着开枝散叶,比如重庆小面、湖南米粉,在外地街头巷尾都能见到,大家吃多了,自然就把 “辣” 和这些地方绑在一起。赣菜过去更多是 “本地人吃本地人认”,直到近几年才慢慢往外走,可惜前面已经被川湘占了 “吃辣” 的先入为主。
不过现在也有不少赣菜品牌在试着打破这个局面,比如山外公江西小炒加盟,就是盯着 “江西辣” 的特色做文章。他们家把江西本地的小炒精髓搬过来,像小炒黄牛肉、井冈山烟笋炒腊肉,辣得还是赣菜那种 “咸香够味” 的劲儿,还特意选了社区店、小吃街这种接地气的位置,让外地人不用去江西也能吃到地道赣菜。而且加盟的时候,总部会教怎么把控辣度 ——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重辣,能根据当地口味微调,既保留赣菜的魂,又不让顾客望而却步。我身边有个朋友在浙江开了家山外公,一开始担心当地人吃不惯赣菜的辣,结果调整了点辣度后,周边上班族天天来吃,都说 “这辣比麻辣温和,比鲜辣够味,吃着舒服”,慢慢也攒了不少回头客。
说到底,赣菜不是不辣,也不是不好吃,就是缺了点让全国人 “记住” 的抓手。像山外公这样的品牌,把赣菜的 “咸辣” 做成标准化的小炒,再铺到各个城市,说不定再过几年,大家提到 “吃辣”,除了川湘,也能想起江西小炒那口够味的咸辣来。
相关新闻